核磁共振(MRI)是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影像检查手段,与X线及CT检查比较,MRI无电离辐射,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影像检查方法。
磁共振具有无电离辐射,无骨伪影干扰,可无需重建而任意方向切面成像。多参数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病变定位准确,能够早期发现病变,确切显示病变大小和范围,定性诊断准确率高等优势。
检查时,患者为什么不能携带顺磁性金属物品、饰品及磁性物品?将金属物品如硬币、打火机、指甲刀、钥匙、发卡等带入磁体间,就会被强大的磁体吸引,它可以从衣服的口袋里以极快的速度即“导弹效应”飞到磁体孔周围,因为速度快极易打到患者的身体上,伤害到患者。若将手机、磁卡、手表等带入,会引起磁卡消磁,电子设备失灵。如果轮椅、铁床、氧气瓶、点滴架及相关监护抢救设备等进入磁体间,会引发危险,造成设备损坏,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MRI所特有的检查技术包括:时间飞跃法和相位对比法获得高清晰血管成像;水成像技术:MT胰胆管水成像技术、MR尿路成像技术(MRU)、MR内耳成像技术;磁共振心功能、脑功能成像技术;DWI及ADC成像对超早期梗塞具有绝对优势。
MRI在颅脑的优势及适应症1、脑肿瘤。在颅底、后颅窝、脑干病变优势更明显。多种扫描技术结合对良、恶性肿瘤的鉴别及肿瘤的分级分期有明显的优势。
2、脑血管疾病。急性脑出血首选CT,主要是由于CT扫描速比MR快:亚急性脑出血、超急性脑梗塞首选MRI,因其发现病灶早、不容易漏,DWI(弥散加权成像)极具特异性。脑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动脉瘤,可用增强或TOF、PC、SWI技术对血管性病变进行三维观察。
3、脑白质病变。脱髓鞘疾病、变性疾病:如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多发性硬化症等诊断率高于其它检查。
4、脑外伤。脑挫伤、脑挫裂伤明显优于CT。磁共振的DWI和SWI技术对弥散性轴索损伤的显示有绝对优势,颅骨骨折和超急性脑出血不如CT。
5、感染性疾病诊断:如脑脓肿、脑炎、脑结核、脑囊虫等。
6、脑室及蛛网膜下腔病变。如脑室内肿瘤、脑积水等。
7、先天性疾病。如灰质异位、巨脑回等发育畸形。
8、颅底、后颅凹病变优势更加明显,如垂体病变,听神经病变,脑干病变等。总之,除急性外伤、超急性脑出血外,颅脑部影像检查均应首选MRI。
脊柱及脊髓1、椎管内肿瘤。可直观显示椎管内肿瘤大小、范围、性质。
2、颅底畸形。如Chiari畸形、颅底陷入症等诊断明确。
3、脊髓炎症及脱髓鞘病变。MRI显示清晰,而CT几乎无法发现病变。
4、脊柱先天畸形。脊柱裂、脊膜膨出、脊髓栓系、脊髓空洞症等,首选MRI。
5、颈椎病、腰椎病。颈腰椎间盘突出,脊髓受压及变性情况。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等。
6、椎体病变。椎体转移瘤、椎体结核可观察到椎体破坏情况、流注脓肿、周围软组织破坏等相关病变。
7、外伤。MRI可观察到骨挫伤、压缩骨折、椎体移位情况、间盘突出情况、脊髓受压及变形情况、周围软组织挫伤,新鲜和陈旧性骨折的鉴别。但对附件骨折不敏感。总之,脊柱及脊髓检查,除骨折、骨质增生外均应首选MRI。
供稿:放射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