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受到孤独的,也许是从踏入江湖的那一刻。
“剑未佩齐,出门便是江湖”。从此同窗好友各自天涯,而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同学朋友也都渐渐步入婚姻。有那么一瞬间,自己仿佛成了一位迟到的乘客,没有搭上末班车,留在站台上是无尽漫长的等待。
刚开始,我还会偶尔对异地的朋友倾诉,后来,发现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社交圈子,渐渐没有了生活交集,克制倾诉欲,不再渴求理解与共情。我深知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人生而孤独,接受了这一点,对身外之物的追求也逐渐淡然。
反而觉得这样的生活越来越纯粹,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会再为了合群去迎合谁,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有能力养活自己,也可以偶尔去远足看看憧憬当中的远方,惬意又自在。
坦诚等于坦荡
*说“极度的坦诚就是无坚不摧”。刚开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不能理解。长久以来,我们接触到最多的相处之道是保持神秘感,保持新鲜感,保持好奇心。去年经历了一些事后,我开始重新梳理我的生活状态,清理了一些情绪垃圾。那一刻开始渐渐领悟到这句话的内涵。只有由内而外的自信,才能做到极度的坦诚,无畏流言蜚语;无畏失败打击;无畏年龄焦虑;无畏这个社会的种种要求与束缚。
假如我身上有零星半点的高贵品质,那就是在这个繁芜尘嚣的时代里保持一点若有若无的坦诚。这是我的父亲母亲流在我身上的血脉传承。我尚无法肯定未来会不会丢弃这份淳朴,有时候依然会遮遮掩掩,不敢轻易示人,而骨子里的谦卑永远臣服于坦诚。
交朋友越来越难
工作以来,很少能遇见聊得来的朋友。去年下半年是我最难熬的一段时期,工作忙,再加上一段很糟糕的感情经历,年龄带给我的焦虑感也与日俱增。深夜醒来,每每想到如此糟糕无望的人生,泪流不止。
本身职业圈子就小,好朋友基本都不在身边。第一年工作时,我一个朋友都没有,后来遇见了一位聊得来的同事,可惜她只待了半年就辞职了。她走后很长一段时间,每天午后,我一个人在校园操场一圈一圈地来回走,情绪低落了很久,后来慢慢走出了沉闷的圈子,开始自己给自己找乐子,但我仍觉得不快乐,始终觉得那里不属于我,内心巨大的躁动声响不停地撞击着我的大脑,有一天,我终于冲破了桎梏,从那里走了出来。孤独感并没有因此消逝。
与孤独握手言和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和孤独做抗争。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散步,一个人做手术……以前看到有人发这样的感慨,觉得这样的生活好可怜,真正经历过之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了不起。“一个人窝在家里看电视并不觉得并不算寂寞,苍白地坐在话不投机的人群之中,才真正凄凉。”我不再强迫自己去融入不喜欢的圈子,强迫自己和所有的人保持友好的关系。《围城》里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姻围城讲各自的孤独无限放大。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以前的我总想对抗孤独,现在觉得这是沉淀一个人的*金之旅。我可以静静地窝在被窝里读书,静静地享受悲伤带给我的畅快淋漓,静静地听清风吟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市中心一日游,美哉!
小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