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膜膨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杀死了孩子的人生动力如何激发自驱力 [复制链接]

1#

文章来源

阅读第一(ID:Readfirst)

一个家长是如何崩溃的?可能是在催了七八次作业后孩子还是不肯配合完成;报了很多辅导班成绩还是没能提升;或者自己的孩子什么都热爱,除了学习……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TheSelf-DrivenChild(中文版已出:《自驱型成长》,大家不要被书名劝退),它是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斯鲁德博士和美国著名的学习辅导企业PrepMatters创始人奈德·约翰逊共同撰写的。这本书在美国亚马逊获得了全五星好评,让我受益匪浅。

作者告诉我们:解除孩子学业带给家长的压力、缓解因为学业造成的紧张的亲子关系,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控制权还给孩子。

01对控制感的追求,不分年龄

为什么要把控制权还给孩子?我们不妨想想孩子的日子是什么样的,下面这幅图就很生动地展示了孩子们的一天。

虽然,我们常对孩子说:“你已经长大了,自己说了算。”但实际上我们一直对孩子的家庭作业、课外活动、生活起居、交友情况进行着细致入微的全方位管理。现在的孩子看上去很幸福,其实他们能做主的事情太少。在家校度无死角的控制下,孩子们其实都顶着巨大的压力。

有家长会说,孩子们都未成年,从思想到经济都没独立,当然要由家长说了算啊,我们是他们的监护人,就要对他们负责。道理没错,但希望自己有控制权这件事,不会因为年纪小就变稀薄。能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自己说了算的掌控感,不分年龄大小。

我们不妨以家庭作业大战、辅导班困境和孩子薄弱的驱动力,这三个难倒大部分家长的钉子户问题来看看两位作者是如何通过放权解决的。

02

家庭作业大战

没为孩子的作业胸闷气短、血压飙升、彻夜失眠过的家长不足以谈养娃。“你要是想考个好大学,就得好好完成作业”、“将来等你长大了就会感谢现在我们逼你了”……

这些耳熟能详的唠叨虽然真的都是为了孩子好,但这些唠叨明显含有另一层意思:我们大人知道怎么做才算对,而你这个当孩子的,可不知道。于是,家庭作业成为亲子之间的一场大战。

本书作者认为为作业而战是没有意义的,理由有三点:

首先,家长自己未必都认同一些作业的布置与规则。五年级的小朋友晚上要花3小时做家庭作业、或者让一年级的小朋友写12页科学报告,我们真的觉得这些要求合理么?

其次,在作业上倘若父母比他们的孩子还要用劲,那孩子只会每况愈下而非逐渐变强。解决一个困难,95%都来自家长的付出,留给孩子发挥的空间只剩5%了。

最后,我们无法强迫(就算有也只是暂时的)一个孩子去做他完全抵触的事情。

虽然条条在理,那作业就不做了么?如果家长难以“违抗”大环境,有什么方法能让作业引起的战争杀伤力降低么?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做咨询顾问型家长。

一个好的商业顾问能一针见血地抓住问题,而且心知肚明哪些问题最为紧要。为了让客户达到预期的目标,他们会引导客户考虑自己愿意做出的承诺甚至牺牲。他们还会提供建议,却不会强迫客户必须做出改变,因为他们打心眼里知道,“做出改变”在本质上是客户自己的事。

孩子虽然不是客户,但本质上没有差别,那就是:你家孩子又不是你自己,他的生活是他自己的,而不是你的。

所以,想要缓解作业带来的对亲子关系的伤害,首先要重构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像咨询顾问一样明确自己的职责——身为家长,我们的责任不是包办孩子的问题,而是要帮他们学会怎么掌控自己的生活。家长和孩子要一直心中有数,那就是孩子的生活是人家自己的。

家长要放权,让孩子自己更多掌握作业的主导权。这种放权肯定会伴随着诸多不顺和痛苦,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

阶段1:无意识地无能。孩子自认为感觉不错,可以搞定,但实际他并不会。

在这个阶段家长顾问们很容易“越轨”。你可以预料他没有好好完成作业和复习肯定会考砸,所以你想帮助他免于失败。但如果孩子没有请求你帮忙,请不要插手。我们要做的就是帮他弄明白一个道理:失败只不过是暂时的失败,而教训则拥有长远的价值。

阶段2:有意识地无能。这个阶段孩子会意识到自己搞砸了,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作业,就算还没有采取什么实际举措,他内心已经知道这一点。为此,他通常会采取下一步行动那就是去学习。

这时候,家长可以询问孩子是否需要你的帮助或建议:比如每天留出一点时间陪他复习(但你要告诉他自己也有时间安排,过点不候);或者上补习班。不要强加给孩子,而是要孩子自愿去做这些。

阶段3:有意识地胜任。孩子在这时候开始认为:“我花心思学习过了,所以数学考试肯定成绩不错。”不过,作者也承认这都是理想状态,可能会等待很长时间、家长要忍住很多看不下去的痛苦才能达到。

有时候,家长退让一步、放松一点手中的控制权就可以扭转窘困的境地。对同样遭受压力的孩子来说,家庭应该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一个休息和恢复的地方。当孩子感受到,他们即便身处困境之中也深深地被父母爱着,他的韧性就会增强。

为作业产生的唠叨、争论、一遍遍提醒的效果远不如告诉孩子:“我那么爱你,才不愿跟你吵家庭作业的事”有效。

03

辅导班困境

本书的作者之一,在女儿5岁时发现身边有些小朋友已经开始阅读书籍了,夫妻俩开始有了恐慌感。虽然作为神经学家的他们知道提早学没有任何好处,但还是担心危及孩子的未来发展,甚至考虑过要不要让她离开没有学业教育的幼儿园。

不过夫妻俩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理念,把女儿留在了一所不着急学东西的学校,直到四年级,才开始给她布置作业。尽管开局不利,但女儿还是在26岁时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成为一名成功的经济学家。

“赢在起跑线”、“越早开始,领先越多”这些让家长焦虑的“教育理念”正在把孩子的学业基准点不断地提前。尽管有很多证据早已表明在孩子7岁时教他们阅读更高效,而且早学习阅读的孩子所获得的任何先发优势都会在童年后期消失,但我们还是逼孩子5岁开始学阅读。

在华盛顿特区外的蒙哥马利郡学校,学校尝试教七、八年级的学生学习难度高一级的代数,实际情况糟透了,有3/4的学生没能通过期末考试。因为大多数七八年级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抽象思维能力来掌握代数。

虽然如今的学校和教育理念发生了巨变,但儿童本身没怎么变过。今天的5岁儿童并不比年时的同龄人更优秀。他们都是在四岁半的时候才能画出一个正方形,在五岁半的时候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以及在六岁半时最多只能记到20枚银币的数量。

大脑的发育有它自己的步调。随着年龄渐长,大脑的发育使得学习几乎所有东西(外语除外)都变得更容易了。那么在提前学/抢学成风的氛围下,父母怎么做?本书作者建议:

首先,父母要有一点反“潮流”的勇气,明白早出手不一定结果好、杯满则溢。育儿是一场持久战,不是只争一分一题狭隘的任务。

其次,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轨道。

对有些孩子来说,做小池塘里的大鱼是最好的。宁为鸡头,不当凤尾,这能让他们有信心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困难吓跑,也能让他们变得强大。但如果孩子正在更大的池塘里跟更大的鱼竞争,那就帮助你的孩子找到适合他们的课程环境和学习节奏。

最后,要有“男女有别”的觉悟。

在学业问题上没,男孩的家长通常会比女孩的家长更痛苦。导致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男性和女性处理多巴胺的惯用方式不同。

女孩通常对学校生活更感兴趣,并且更加坚持不懈地在学业上用功,她们倾向于有更高的标准,并且更具批判性地评估自己的表现,也更希望能让父母和老师高兴。所以,女孩倾向于更早地被多巴胺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能保持更长时间。而男孩更倾向于需要靠压力(比如临时抱佛脚、濒临交作业的截止日期)来驱动。

目前妈妈们会更多负责孩子的学习,这意味着作为女性,我们和儿子有着决然不同的多巴胺使用方式,如果一味催促和监督男孩,结果只会导致亲子大战。要给男孩留出更多时间让他们找到自己的节奏才是上策。

04

四种动机者,你的孩子属于哪一款?

家长都希望孩子拥有很强的内驱力,在学业、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自己能产生完成某件事的强大动机。为此,如何提升孩子的内驱力、如何帮孩子找到内在动机一直是育儿圈经久不衰的话题。

其实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对如何“制造”动机已经达成,甚至还能就此提供一个“配方”,其主要成分有四:正确的心态,自主性、胜任力和归属感,处于最佳水平的多巴胺和心流。

配方有了,但每个孩子都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得根据孩子的不同类型来使用这张方子。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识别孩子是哪种类型的动机者。

类型一:破坏者。

这类孩子明知有的事情要抓紧办,但好像就是无法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有点自毁前程的感觉。所以被称为破坏者。为此,作者给出的建议是:把要完成的目标可视化。

科学实验证实:大脑幻想着自己完成目标,的确更容易触发人们完成目标的决心。所以让孩子把要实现的目标写下来,张贴在醒目或轻易看到的地方,更容易形成触发机制。而且还有其他三个好处:

对孩子构成一种重要的提醒:这是他的目标,而非家长的目标;把目标写下来,有助于人们更多地让大脑参与操作,而非仅仅把目标当作一种对即时需求或压力做出的简单反馈;写下目标,也是提醒我们即将打一场持久战。

类型二:爱好者。

“爱好者”的孩子对做所有事情都有动力,除了学习。

作者认为:对学业完全没有兴趣的孩子,如果在排除学习障碍、抑郁症、焦虑症这些问题后,家长能做的就是在尊重孩子兴趣的同时,帮他建立一种更好地去认识真实世界的认知模型。

比如孩子喜欢玩游戏,那你可以找到翔实的资料和数据后和他聊聊,作为家长我们鼓励他发展自己的兴趣,并和他一同展望,将来长大也许可以成为一名游戏设计师,把兴趣和职业生涯完美结合。

同时你可以出示证据告诉孩子,成为一名顶尖的游戏设计师至少需要学士甚至很多情况下甚至还需要硕士学位;而且要熟练掌握哪些技能。因此,如果他想以此为目标就得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这样才能帮孩子去探知,为了实现目标,他需要先做些什么。

剥夺孩子的兴趣,让它们成为学业上的牺牲品,或者视为一种不好好学习的惩罚,只会事与愿违。

类型三:小毛驴屹耳。

小毛驴屹耳是迪士尼动画里的一个角色,这只小驴子遇事悲观、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就像一些孩子,很宅、不愿尝试新鲜事物、干什么都没动力,好像压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孩子突然对一切失去兴趣、提不起精神或这种情况持续超过了两三周,家长需要带孩子进行心理或医学评估。如果评估正常,那家长帮助小屹耳们就需要一套组合的方法:

首先,保持冷静,专注于跟孩子建立稳固的关系。要知道,的确有些人就算一生中没有很多兴趣爱好,也没有过很多朋友,但他们依然可以过得很幸福。

其次,问问孩子,是否希望能更舒服地去应对新状况。告诉孩子,作为父母,让他接触真实的世界是你的责任,而你不希望用总是催着他的方法去接受新鲜事物,问问孩子自己有什么想尝试的,你愿意跟随他的步调慢慢发展,而不是催促和逼迫。

最后,试着带孩子参加一些不那么注重团体形式的运动。运动可以激活各种各样的孩子,击剑、攀岩、柔道这些“单打独斗”的运动项目更适合小屹耳们。

类型四:赫敏·格兰杰。

赫敏是《哈利波特》里的学霸,这类孩子要求自己一定要出类拔萃、满足他人的期望。是那种看上去是不仅不用家长操心、还给家长增光添彩的孩子。

其实拥有这种想法的孩子非常不健康。他们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以恐惧为基础的,他们会因为无法实现自己或别人为他们设定的高目标而感到非常焦虑。

该怎样鼓励一个如此依赖外在的成就表现的孩子,让它们产生内在动机呢?最简单的方法是:家长明确告诉(自己也确实做到)孩子就算他们考试没考好、把事情搞砸了,依旧不会影响父母对他们的爱。

而且你也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学业与生活、幸福关联的真实调研情况,让他们明白自己看重的东西与长远一生相比,关联性其实未必紧密。比如盖洛普民意测验公司和普渡大学的另一项联合研究发现:

最能预测幸福感的因素不是你进了一所名牌大学,而是在大学生活中更为内在的一些体验型因素,比如:有一位教授对他们表现出了个人兴趣,能激励他们学习,并提供鼓励;在大学期间去实习或工作,还能用得上他们正在学习的东西;积极参与课外活动,或者需要一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项目。

训练自己拥有一颗强大、成熟的头脑,远比考取更高排名和分数更为重要。

自我控制感代表了人类的某种深层需求,它是我们应对压力的解药。如果家长能适当放权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控制权,我们与孩子很多学业、生活上问题都可以得到改善。

杨桃妈妈视频号开通啦!我会不定期和大家分享各种英语启蒙视频和我的有趣生活,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