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岁的中年人,是肩周炎的高发人群,三四十岁的白领,整天坐办公室,得颈椎病也不奇怪。不过,当肩、颈、腰、背出现说不清的痛时,一定不要简单地往肩周炎或者颈椎病方面去想,因为它的病因并没有那么单纯,很有可能是椎管肿瘤引起的。
老人颈肩部疼痛麻木1年多,最终确诊为神经鞘瘤,最常见的椎管内肿瘤!
家住云南思茅的李奶奶今年68岁,于1年前没有明显诱因地情况下出现颈肩部疼痛、麻木,李奶奶以为是人上年纪以后的一些“老毛病”,医院进行诊治。
直到两个月前,症状越来越重,让李奶奶已经不能忍受,才在医院就诊,行颈部MRI检查提示C2-C3椎管内占位性病变,为寻求进一步诊治到我院就诊。
入院后,张永力院长经过详细的查体,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颈2-3左侧硬脊膜外肿瘤,考虑为神经鞘瘤,症状明显,有明确手术指征,建议手术。
术前检查
张永力院长介绍:“这是一个典型的椎管内占位患者,主要症状就是颈肩部疼痛,麻木,同时肿瘤生长已经造成了颈部相邻脊髓受压损伤,如果肿瘤继续增大,可能进一步压迫脊髓致完全瘫痪,应尽快手术治疗,这个神经鞘瘤完全在左侧硬膜外,采用半椎板切除既能够满足手术切除显露的要求,又能保证颈椎的稳定性,还免除了内固定带来的颈部活动受限和医疗费用增加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可谓一举多得的最佳手术方式。”
术后检查
手术由张永力院长主刀,行“行左侧颈2-3半椎板切除硬膜外肿瘤切除术”,经过5个多小时的奋战,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恢复良好,疼痛消失,最终病理诊断也证实了张院长的判断,为神经鞘瘤。
什么是神经鞘瘤?
神经鞘瘤,顾名思义就是来源于神经鞘的肿瘤,因此我们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神经鞘?神经鞘指的是神经髓鞘,如果把神经比作电线的话,那么神经鞘就是包裹这根电线的塑料绝缘层,当这层绝缘塑料上长了肿瘤,就是神经鞘瘤了。
神经鞘是由雪旺细胞一层一层环绕神经形成的,因此神经鞘瘤其实是起源于施万细胞的肿瘤,也被称为雪旺细胞瘤。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大约占椎管内良性肿瘤的一半,好发于颈部和胸部的椎管内,在腰椎部位的少见,大部分位于髓外硬脊膜下间隙,少数位于硬脊膜外或跨居硬脊膜内外,并且大多数只长一个,即单发多见,发病高峰在40-60岁,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虽然神经鞘瘤最为常见,但几乎95%以上都是良性的,生长缓慢,外面有一层包膜,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的界限,比较容易区分。
神经鞘瘤有什么症状?出现这些要警惕神经鞘瘤在作祟!
由于神经鞘瘤大多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因此往往起病隐匿,早期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症状也会根据肿瘤来自不同神经、部位等,产生不同程度的症状。
首先,神经鞘瘤是长在神经根上的,肿瘤会直接对神经根产生压迫,所以首发症状最常见为神经根痛,表现为疼痛与麻木,疼痛位置与肿瘤部位有关。比如颈段肿瘤的疼痛主要在颈项部;上胸段的肿瘤疼痛在肩背部;胸腰段肿瘤的疼痛在腰部;腰骶段肿瘤的疼痛在腰骶部、下肢及会阴部等。
此外,随着肿瘤的慢慢增长,会产生神经根性或束性损害致运动障碍,引起走步不稳、平衡障碍等,甚至会出现颅内高压、视力下降、复视等症状。
张永力院长提醒大家:临床上,很多神经鞘瘤患者在发病初期往往伴有腰部疼痛、麻木等症状,因为这种疼痛不典型,所以很多病人往往经历了很多治疗、检查后才发现罪魁祸首是椎管肿瘤,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较高。因此,若出现此类症状,应立即就医,临床常用核磁共振明确诊断,可清楚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是否侵犯椎间孔向椎管外生长等。
神经鞘瘤如何治疗?
在治疗上面,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神经鞘瘤较常采用的方式,该方法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完整切除肿瘤。
因为神经鞘瘤有完整包膜,彻底切除困难不大,通过显微镜技术,进行肿瘤边缘切除时,可以尽可能地保留神经功能和脊柱的稳定性,故一经发现,需要早期手术。
同时,术后随访同样是治疗上很重要的一环,一般推荐患者每6个月或1年复查一次,不仅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好的针对性指导和诊疗,还能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