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治愈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人到中老年,家庭、事业渐渐趋于稳定。但有些疾病却逐渐冒出了头,饮食、作息不规律,尽管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影响”,但日积月累,身体内的平衡早已被打破,各种疾病“蠢蠢欲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体检,尽早发现和控制常见病、多发病,保持身体健康。
中老年常规体检的项目
血压、血脂、血糖检查
三高即“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病人在中年人当中是常见的,中年人体检时一定不要少了血压、血脂、血糖的检测。
眼底检查
不少疾病可通过眼底检查而得以及时发现,如观察视网膜动脉是否硬化,可知全身动脉硬化至脑动脉硬化的程度。
彩超检查
检查颈动脉、甲状腺、乳腺、腹部、子宫及子宫附件、前列腺、心脏、膀胱等部位是否有占位性病变。
骨密度
人体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巅峰,随后逐渐下降。更年期女性骨量流失速度尤其明显,中老年人腰酸背痛,弯腰驼背易骨折等都与骨量流失有关,因此中老年人群应该定期做骨密度检测。
妇科检查或者前列腺检查
通过内诊、白带常规、TCT及HPV(人乳头瘤病毒)等检查方法,可以排除妇科常见的炎症及妇科肿瘤等疾病;而前列腺疾病是男性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前列腺病变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直接影响男性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心脑血管检查
通过心电图、冠脉CTA及心脏磁共振等。可以帮助经常头晕、头痛、眼花或自觉一侧肢体无力的人,早期排查疾病。通过做颈动脉超声、加做脑部磁共振加血管成像帮助减少患者在晚期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及脑卒中。
C13检查
人过中年,胃和十二指肠炎症、溃疡高发,影响消化功能和营养摄入。据相关统计,90%的胃病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发,因此,幽门螺杆菌检测非常有必要。
人的年龄越大,接触致癌物的几率越多,发生癌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权威指南建议,50岁起就应该定期进行防癌筛查。筛查是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关键!中老年人除了常规体检,有针对性的筛查是很有必要的。医生会根据体检者的具体情况提出建议,增加检项。
甲状腺瘤
近期,一位中年女性在进行PET/MR体检时发现甲状腺右叶一类圆形小结节,边界清楚,FDG轻度摄取增高,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她一开始也是非常担心,后来我们告诉她甲状腺腺瘤是甲状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听到是良性肿瘤患者顿时放松了不少。
需要提醒的是经活检或针吸细胞学确诊为良性腺瘤时,需要B超密切随访复查,随访间隔首次6个月,如无明显变化间隔1年。
脊膜瘤
这位60岁的老年女性,平时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在体检中发现肿瘤,这种我们称为“偶发瘤”。偶发瘤往往发生在肿瘤早期,不易察觉。在做PET/MR全身体检时发现颅颈交界处一长径约2.5cm的病灶,明显压迫脊髓,诊断为脊膜瘤。后来安排了手术,得到了及时的治疗。
脊膜瘤虽属于良性肿瘤,但是不要觉得它是良性就可以“放任它”,要知道位于颅颈交界处的脊膜瘤容易压迫脊髓,如果发生颈部外伤,可能导致急性脊髓损伤,后果将不堪设想。
脑膜瘤
这位老年患者,平时身体并无症状反应,做PET/MR体检时发现颅内大脑镰旁一长径3.2cm的脑膜瘤,有轻度占位效应。好在脑膜瘤是脑外良性肿瘤,后期进行了手术切除。
不要觉得脑膜瘤是一种良性肿瘤就可以忽视,因为脑膜瘤增大会压迫临近脑组织,继而引起相应的症状。
鼻咽癌
鼻咽癌,早期症状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流鼻血、流鼻涕、鼻塞或耳咽管闭塞使听觉受阻,很容易让人忽视。上个月遇到一位中老年的男性患者,他出现头晕症状3个月,一直以为是自己没有休息好,做了PET/MR检查后发现其咽左侧壁及顶壁粘膜增厚,FDG代谢增高,考虑鼻咽癌可能大,后经鼻咽镜证实。
鼻咽癌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如侵犯颅底及远处转移则预后不佳,及时检查非常重要。
不要以为没有明显症状,就是健康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全身各器官的功能和结构都会发生退行性变化,很多疾病“趁虚而入”,部分特定疾病的危害也会随之增大。
体检筛查是发现早期癌变的重要手段,可通过科学的检查手段及正确的健康意识来预防肿瘤侵袭。中老年人特别是有家族性疾病史或具其他高危病因素的人群,除了常规体检,应重视有针对性的防癌筛查。
高发癌症,该如何筛查?
针对每一个人的特殊性,根据不同的需求,检查一些有针对性的项目,从而发现一些潜在的危险。而就目前看来,在我国高发的前几种癌症,其实都是可以通过早期筛查出来的。
肺癌筛查
筛查项目:肺部CT
50岁以上的人,特别针对长期吸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在空气污染环境中工作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肺部低剂量螺旋CT。
高危人群:
★50岁以上,且吸烟≥30包/月;
★45岁以上;且吸烟≥20包/月,且同时有以下一项危险因素即为高危人群(一天吸一包烟,持续30年;一天吸两包烟,持续15年);
★有肺癌家族史;
★有其它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工作中接触放射线、石棉、铍、铀、氡等化学物质。
胃癌筛查
筛查项目:胃镜
有家族癌症史、高危因素的人及45岁以上人群,在健康体检时,应进行电子胃肠镜,增强CT,MR等专项检查筛查消化道早癌。高危人群每年一次。
高危人群:
★有胃癌家族史;
★有萎缩性胃炎、中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
★经常吸烟、喝酒、高盐饮食的患者。
直肠癌筛查
筛查项目:肛门指检、大便潜血、结肠镜检查
如果家里有肠癌甚至乳腺癌的病人,那你就要比家人首次确诊的时间提前10年去做筛查。
高危人群:
★有家族史,包含乳腺癌,和大肠癌;
★有肠息肉的病人或家族性肠病的人。
肝癌筛查
筛查项目:超声造影、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45岁后建议每年接受一次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高危人群每6个月接受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高危人群:
★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且有下述条件的人群;
★有肝癌家族史;(预防可以打疫苗)
★有乙肝病毒(HBV)或丙肝病毒(HCV)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血吸虫、酒精性肝硬化等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患者;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
乳腺癌筛查
筛查项目:乳腺DR、乳腺X线检查、超声+DR+MRI三联筛查
45岁以上的女性每年查1次。
针对内分泌失调、乳腺增生、乳头溢液等亚健康人群,更建议应每年查1次乳腺DR或乳腺X线检查。
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建议每年采用超声+DR+MRI三联筛查。
高危人群:
★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
★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后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
★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腺内乳头状瘤病者;
★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
★上述情况均为乳腺癌高危因素,伴多条因素时,应考虑为高危乳腺癌对象。
食管癌筛查
筛查项目:内镜检查
高危人群,且在40-69岁,建议每1年一次。
高危人群:
★食管癌高发地区;
★有上消化道症状:反酸、嗳气、吞咽困难等等症状;
★有食管癌家族史;
★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吸烟、重度饮酒、经常食用刺激性食物等)。
甲状腺癌筛查
筛查项目:查体、颈部超声检查、PET/MR
甲状腺结节癌变率很高,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1年查一次。
高危人群:
★童年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一级亲属(如父母、同胞兄弟姐妹有人患过甲状腺癌);
★碘的摄入量过低或过高;
★患有某些与甲状腺癌相关的遗传疾病。
宫颈癌筛查
筛查项目:宫颈细胞学检查
★40~65岁的女性,推荐每5年进行宫颈涂片检查加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查;
★年龄>65岁,且既往多次检查均示阴性,不需筛查;
高危人群:
★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的女性。
全身肿瘤绿色筛查
有资料表明,35~50岁年龄段的癌症病死率,已居该年龄组各种疾病死亡的第一位。针对生活工作压力大、长期吸引饮酒、饮食作息不规律等亚健康人群,有肿瘤家族史、肿瘤化验指标异常等高危人群。
建议:50岁以上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癌症筛查。近年来癌症的发生有年轻化的趋势,建议有家族史或相关危险因素的年轻人也要重视这类检查,每1-2年做一次PET/MR全身检查。
PET/MR全身肿瘤筛查“侦察兵”
以往肿瘤发现多是中晚期,给病患及家庭带来极大的肉体精神痛苦及财力消耗,PET-MR检查对于老年人、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等高危人群肿瘤筛查要有着重大意义。
集PET和MRI为一体的高端大型设备——新一代一体化PET/MR,是全球公认的在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上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PET/MR从组织代谢层面全身扫描,可早期发现人体微小肿瘤,是适用于疾病诊断的医学影像检查。
什么是一体化PET/MR
PET,即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利用放射性标记分子探针在细胞分子水平上进行活体显像的医学影像技术。MR,即磁共振成像,能够提供人体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信息。
一体化PET/MR,是将PET和MR有机组合在同一个机架内,一次扫描即可同时完成PET和MR检查,则可获得人体有关解剖、功能和代谢方面的信息,在协助临床医生更早期、准确地诊断全身各种肿瘤、心血管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以及指导合理治疗、及时监测疗效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医生建议,除一般健康体检外,中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定期进行一次PET/MR全身肿瘤深度绿色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