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膜膨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深圳这家医院很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www.znlvye.com/

在证券机构上班的胡先生,常常腰酸腿疼,大腿麻木,运动受阻。原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到医院诊断,竟是腰椎管内脊膜瘤,亟须手术治疗。但腰椎管内神经组织丰富,胡先生十分担心手术风险,于是抱着试试的医院寻求非手术治疗。

“林主任用手法给我治疗,半个月时间,我的腰腿疼痛完全消失了,至今没有再复发。”胡先生说。而三年后核磁共振(MRI)结果显示,他椎管内的肿瘤竟然也完全消失了!

胡先生口中的医院推拿(整脊)科的主任、中医整脊学科传承人林远方。在医院,他被患者称为“无刀健客”,他的整脊手法定位准,发力快,疗效立竿见影。中医整脊疗法源自传统中医推拿理论,经现代创新发展而成,可通过“整体诊疗”达到重构脊柱平衡的疗效,让患者免受手术之苦,可谓“无刀胜有刀”。

推拿(整脊)科:

千年中医精华,运动力学创新

免手术“整体诊疗”重构脊柱平衡

与其他科室不同,整脊科门诊区域被一张张诊疗床占据。因为对这里的很多患者来说,仅仅是坐着就已经很难了,在这里治愈的患者都笑言:“抬着进来,走着出去”。

去年3月份,对丘女士来说是人生的至暗时刻。“左腿浮肿到皮肤发亮,腰部抽筋,膝盖走两步就钻心地疼,晚上更是转辗难眠。”为了治疗自己的病,医院就诊,尝试了各种方法。整整4个月,丘女士的病症非但没有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身体的状况却变得越来越差。

▲医院推拿(整脊)科的主任、中医整脊学科传承人林远方给病人做整脊治疗。

“当时已经痛得不能吃,也不能睡,体重从多斤骤降到斤,血压也低,感觉自己快不行了!”丘女士说,医院整脊手法治疗腰腿痛很有效,家人便把她送到了医院。

当时,丘女士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科室主任林远方亲自给她做手法、针灸,三天下来,浮肿了几个月的左腿竟然开始消胀,皮肤出现松弛。“真的是太神奇了!我当时都激动得快哭了,腿终于有救了!”丘女士至今仍连连惊叹中医整脊的疗效。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原来丘女士腿部肿胀的根源在于腰部,是由于丘女士长期坐姿不正确,再加上运动损伤,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找到病症根源后,林远方通过整脊手法进行治疗,一个多月后丘女士完全康复,至今未再复发。

从医20多年,经林远方之手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以传统中医正骨手法为源,他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创新,孜孜以求,将传统理论与现代运动力学融会贯通,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病痛。

林远方大学学的是中医骨伤专业,年在医院实习后留院。在骨伤科,林远方除了做手术,平时热衷于正骨推拿。有一次,他给病人做正骨手法后,惊喜地发现病人的症状竟完全得到了缓解。正骨手法能让病人免受手术之苦,林远方觉得很有意义,这也激发了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手法专研中。年,医院推拿科创建住院病区,林远方调到了推拿科。“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骨伤科高大上、收入高,推拿科在外人看来好像就是给别人按个摩,是个体力活。”林远方说,“其实自己完全是出于热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病人通过自己的手法得到康复时,医生的成就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那一刻比什么都开心,这也许就是我执着追求的东西。”

正骨是中医传统“十三科”之一,林远方师从多位名家,练就了一身本领,他的正骨手法也愈发受到患者欢迎,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学科也越做越大,床位数逐年递增。

但随着患者增多,病症也越趋复杂,对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患者的信任,林远方迫切希望找到更多的治疗理念和手法。年,林远方遇到了中医整脊学科创立人韦以宗,中医整脊的治疗理念为林远方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中医整脊让我原有的推拿正骨技术,就如车装上了导航地图,不再盲目,有的放矢,实现了传统技术向中医整脊技术的创新升华。”林远方说,与传统推拿相比,整脊要求医生动手之前必须依据学科独有的脊柱运动力学新理论整体、系统、动态分析病因,然后辨“构”施治、审因论治。就好比要盖好摩天大楼,首先必须做好设计图,否则再好的工程机械也建不好楼。因此,中医整脊虽然也是用手法,但跟传统推拿按摩有本质区别。“这也形同名老中医和普通中医看病,看似两个人都在开方,但有本质区别,名老中医开的药方之所以效果好,关键就在于开方之前对患者病情的辩证把握,而中医整脊的核心价值正在于此。”林远方说。

中医整脊的“整”首先是名词,整体、系统的意思,体现着“设计”的内涵,其次才是动词,表示调整的意思,体现着在“设计”思路的指导下再“施工”之义,所以在具体“施工”的时候,中医整脊就不是单一的局部一推一扳,而是讲究由点到线正骨调曲,使脊柱对位、对线、对轴,最终真正恢复脊柱力学平衡,进而效如桴鼓。

年,身为韦以宗的学生,林远方担任起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进一步完善扩大了中医整脊应用范畴,正式开创推拿(整脊)科。如今,中医整脊不仅在颈椎病、肩颈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等常见脊椎劳损等方面取得良效,在一些脊椎疑难病,如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脊椎侧弯方面也获得重大突破。

急诊(蛇伤)科:

中西创新结合,内外统筹兼治

毒蛇咬伤,有呼吸就有救

创新是中医发展的动力,守正是中医创新的源头,在传承中创新,医院创立以来不变的初心。除了设立推拿(整脊)科,医院中西融会贯通发展、内外统筹兼治创新,在蛇伤治疗领域也颇有建树。

医院蛇伤科成立于年,现设于急诊科内,是国内少有的治疗毒蛇毒虫咬伤的专科,也是国内率先设立蛇伤病区的专科。其蛇伤救治水平、救治人数居国内领先地位,在深圳及周边地区享有很高知名度,其学科带头人曾仲意教授更有着“蛇王”的美誉。

▲医院蛇伤科带头人曾仲意教授有着“蛇王”的美誉。

中医药在蛇伤的治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蛇伤作为中医特色专科,历史悠久。30多年来,医院蛇伤科以中西医结合、内外治结合的方法救治蛇伤患者3万多例,抢救成功率高达99.9%,在继承发扬中医蛇伤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发展出了更多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案,钻研出数种疗效显著的特色制剂,一次又一次将患者从死神手里夺回。

这里曾经接收过一位来自广东惠来市的13岁小男孩郑明(化名)。因在田间玩耍时被蝰蛇咬伤,家人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急诊(蛇伤)科。到医院的时候,郑明已经出现了包括急性肾损伤、凝血功能障碍、急性呼吸衰竭、肺水肿以及中毒性心肌炎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情危重,命悬一线。

“蝰蛇是超级毒蛇,被咬伤后可以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且病情变化快,但在当时却还没有抗蝰蛇血清。”急诊(蛇伤)科主任曾仲意回忆道,急诊科团队凭借丰富的蛇伤救治经验,迅速决定给郑明注射抗蝮蛇毒血清和抗五步蛇毒血清以中和蛇毒,并使用中药进行清热凉血、利尿排毒等治疗。一整套治疗操作下来,郑明病情有所好转。但由于缺少抗蝰蛇毒血清,郑明的病情不断出现反复,又发生了中毒性肝炎、肺部感染、胰腺炎等并发症。但急诊科团队并没有放弃,通过多学科会诊,定下了中西结合,内外兼治,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坚持抢救,一次次把郑明从死亡线上救回。在多科协作下,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郑明最终康复出院。

在科室的病案资料上,关于郑明的治疗过程被详细地记录下来,厚厚的一沓。“每一个有价值的病例我们都会详细记录,特别是此前没有出现过的特别危重的中毒病例。”曾仲意说,团队在一次次实战中摸索,最后研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蝰蛇咬伤的方案,拯救了无数被蝰蛇咬伤患者的生命。

这是急诊(蛇伤)科30年来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科室继承发扬中医药治疗毒蛇咬伤的优势,并不断创新精准疗法,研制出了蛇毒清合剂、蛇伤凉血合剂、双黄蛇伤散等疗效显著的蛇伤急救成药,还将中医传统的刺络法、外治法等引入蛇伤治疗,以刺络放血代替过去通行的切开放血,显著缩短了疗程,减少了并发症和后遗症。

如今,医院急诊(蛇伤)科已经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知名的中医品牌科室。“无论被什么毒蛇咬了,只要还有呼吸、心跳,中医院就有信心救治!”曾仲意说。

眼科:

基于临床创新成套疗法

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互补

以传承为源,以创新为变,医院正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源头活水”,在众多领域取得新突破。

50多岁的刘女士此前患上了被称为“眼中风”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它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力的眼底疾病。当时刘女士的视力突然严重下降,几米之内的东西都很难明显辨别,这把她吓得不轻,医院就诊。医生给她的眼睛注射了西药,稳定并提高了她的视力。可没过多久,刘女士的眼疾却又复发了,医生再次给她注射西药,效果依旧明显,但很快却又出现水肿。

▲医院眼科负责人沈志华采用中西结合新疗法为病人治疗。

“若持续水肿,极有可能导致失明。”刘女士非常担忧,绝望之余,她经朋友介绍来到医院眼科。“注射西药是目前最有效也是最快速消肿的方法,却不能根治您的眼疾。”针对刘女士的特殊情况,眼科负责人沈志华基于多年的中医治疗经验,决定在打针快速消肿的同时,通过中药整体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水肿终于不再反复,刘女士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随后两三年的跟踪复查显示,她的眼疾再没有复发。

沈志华说,中医讲究从整体辨证论治,一般出现刘女士这类疾病的病人,都兼有脾虚、痰湿、血压高等特点。因此,他以刘女士等类似病例为参考,设计出了一套中西结合的新疗法,找到了应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反复水肿问题的新途径。

“从系列个案中探索创新出成套疗法,并逐步成熟运用到诊疗实践中,在解决临床难题中不断实现突破,这就是医学创新。”解决疑难杂症不必局限中西医哪一种,越来越多的诊疗实践证明,中西医相互融合,优势互补,疗效更优,市民受益长远,“疗效好,医生也更有成就感。”

这些年,医院的行医之路越走越宽。“传承+创新”,在医院院长易铁钢看来,医院良性发展和不断壮大的“秘诀”就凝聚在这四个字里。在此精神内涵及核心理念的指引下,医院不断创新升级诊疗技术,医院建设,力求以更加精湛的医技,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记者:严珊珊

通讯员:李璇申书郝

编辑:陈建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